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流性行脊髓灰质炎,脊灰)
小儿麻痹症就诊指南
- 典型症状
- 发烧、咽痛、肢体障碍
- 建议就诊科室
- 儿科、传染科
- 最佳就诊时间
-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 初诊预留2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发烧退烧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咽痛消失后转门诊治疗。
- 就诊前准备
-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
3、有无全身不适、迟缓性瘫痪等伴随症状?
-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
5、治疗情况如何?
-
6、有无药物过敏史?
-
7、家中是否有小儿麻痹症患者?
- 重点检查项目
- 1.血常规
-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大多正常。
- 2.脑脊液检查
- 瘫痪前期及瘫痪早期可见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加不明显,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瘫痪第3周,细胞数多已恢复正常,而蛋白质仍继续增高,4~6周后方可恢复正常。
- 3.病毒分离
- 病毒分离是本病最重要的确诊性试验。起病一周内可从咽部及粪便内分离出病毒,可用咽拭子及肛门拭子采集标本:间隔24~48h收集双份标本(重量>5g),及时冷藏4℃以下送检,多次协和送检可增加阳性率。发病1周内,从患儿鼻咽部、血、脑脊液中也可分离出病毒。
- 4.血清学检查
- 近期未服用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患者,发病1个月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检测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可帮助早期诊断;恢复期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有诊断意义。
- 诊断标准
- 脊髓灰质炎出现典型瘫痪症状时,诊断并不困难。瘫痪出现前多不易诊断,血清学和大便病毒分离阳性可确诊,需与其他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相鉴别:吉兰巴雷综合征、家族性瘫痪、周围神经炎、假性瘫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