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腹膜后脓肿(retroperitoneal abscess)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它的发生常继发于腹腔内脏器、腹膜后器官、脊柱或第十二肋的感染、盆腔腹膜后腔脓肿、以及菌血症等疾病。脓肿可向上侵及纵隔、向下沿股疝孔流入大腿,亦可穿破进入腹腔、胃肠道、胸膜、支气管,甚至形成慢性持续性瘘管。腹膜后脓肿在临床上远较腹腔脓肿少见,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往往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而致病人死亡。
Scarpa(1821)首先提出滑动疝的概念。腹股沟滑动疝(sliding inguinal hernia)系指腹腔的后位脏器连同被覆盖的部分腹膜自腹股沟管脱出,构成部分疝囊壁的疝。腹股沟滑动疝中最常见滑出的脏器依次为乙状结肠、盲肠、膀胱、子宫及附件等。此型疝临床常无特征性表现,术前往往难以确诊,多在术中才予以确诊。
食管受压性吞咽困难(dysphagia cause by esophageal compression)是因主动脉弓衍化血管的异常而至食管、气管受压,临床出现以吞咽困难和(或)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Bayford(1794)首先报道,描述了异位右锁骨下动脉压迫食管所发生的症状。Sauder(1947)则在主动脉血管环(环绕气管和食管)的分离上获及成功。
室隔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是指在一局限的间隙室内,压力升高所引起组织功能和循环障碍的表现。室隔综合征多发生于肢体筋膜间隙室,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若发生在眼球称青光眼,发生于颅腔时称为颅内高压综合征,发生于腹腔的室隔综合征则称为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腹腔室隔综合征是指腹内压进行性急剧升高引起的器官衰竭或器官功能不全,亦称急性腹腔高压综合征(acute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AIH)或腹腔高压综合征和腹腔皮下综合征。生理状态下,腹内压平均为零(相当于大气压)或接近零。任何腹腔内容量增加均可引起腹内压升高,但在腹水、妊娠和腹腔巨大肿瘤等慢性状态下,腹腔内容量缓慢增加,腹壁渐被牵张,腹内压无急剧升高,因而无急性腹腔高压出现,也就不致发生ACS。故ACS是发生急性腹腔内高压至一定程度才出现的综合征。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率在4%~10%左右。最易复发的时间在术后6~12个月以内,腹股沟直疝术后复发是斜疝的4倍,复发疝修补术后再次复发率更高。
盲肠扭转是指回盲部肠襻的扭转。正常盲肠附着于后腹壁,不会发生扭转。盲肠扭转仅继发于移动盲肠。随着盲肠扭转其附近的回肠和升结肠同时扭转,是肠梗阻的罕见原因,约占肠梗阻的1%。盲肠扭转属闭襻性肠梗阻,可致较早的发生肠管血循环障碍,故危险性较大,未经手术的急性扭转几乎100%死亡。
食管中段憩室(diverticulum of the esophageal midtpiece)主要是牵引型憩室,偶有先天性憩室和因食管某处先有狭窄而导致的膨出型憩室。
食管重复畸形(esophageal duplication)是指附着于食管壁的一侧具有与消化道某一部分相同的组织形态,呈球形或管状的空腔结构。常被认为是前肠囊肿,约占婴儿纵隔内肿块的30%,通常位于右后纵隔内。部分病例有颈椎或胸椎的畸形,肿物有附着物与硬脊膜相连,称为脊索分裂综合征,此时重复畸形称为神经管原肠囊肿。由于患儿临床症状复杂,病情变化大,易延误诊治而造成不良后果。
先天性结肠闭锁与狭窄 (congenital stenosis and atresia of colon)较为少见,1673年由Bininger在作首例报道。1922年Gaub首次采用结肠造口术治疗该畸形,1947年Potts首次采用一期吻合术治疗本病成功。由于本病并非常见,目前尚缺乏系统全面的报道,仅限于个别病例报道。在消化道闭锁与狭窄畸形中结肠闭锁与狭窄(colonic atresia and stenosis)较为少见,一般约占10%,只有胃闭锁畸形比其更为罕见。
网膜囊肿较少见。网膜囊肿与肠系膜囊肿之比约为1∶5,这可能与网膜面积较肠系膜面积小有关。网膜囊肿的主要类型为淋巴管囊肿、皮样囊肿、包虫囊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