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热带性口炎性腹泻(tropical sprue)又称热带脂肪泻,是空肠中细菌过度繁殖引起黏膜结构和功能改变,后期可发生吸收不良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腹泻及多种营养缺乏,主要在热带流行。
同科室疾病 便血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胆囊-结肠肝曲粘连综合征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
脐膨出-巨舌-巨大躯体综合征(Exomphalosmacro-Glossia-Gigantism Syndrome)亦称新生儿低血糖-巨舌-内脏肥大-脐膨出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伴内脏肥大-巨舌-小脑综合征。1963年首先由Beckwith描述本征,故称Beckwith综合征。1964年,Weidemann又报告了一家三兄妹均发生本病。因此,又称Beckwith-Weidemann综合征。
摄入某种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在胃内凝结而形成的异物,称为胃石症(gastric bezoar)。
同科室疾病 大网膜扭转 钩虫性十二指肠炎综合征 膈膨出和麻痹 肝血管瘤
浓缩胆汁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免疫性溶血性肝炎(Congenital-Immunological Hemolytic Hepatitis),胆栓综合征(Bile-Plug Syndrome)胆汁浓综合征(Coneentrated Bile Syndrome)。系指新生儿溶血病后,出现明显的梗阻性黄疸。
同科室疾病 胃病 发芽马铃薯中毒 胆汁性肝硬化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胃粘膜病变是以胃粘膜发生不同程度糜烂、浅溃疡和出血为特征的病变,以急性粘膜糜烂病变为主者称急性糜烂性胃炎;以粘膜出血改变为主可称为急性出血性胃炎,发生于应激状态,以多发性溃疡为主者可称为应激性溃疡。本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20-30%。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g,含水分为60%~75%。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特发性胃肠道嗜酸性能超群细胞浸润综合征(Idiopathic Eosinophilic Infiltration Syndrome)是一种原发于胃肠道的嗜酸性细胞良性浸润性疾病。其特点是在进食某种食物后出现胃肠道症状、体征、嗜酸粒细胞增多以及其他异常实验室改变,皮质激素对本病治疗具有良好。
迪厄拉富瓦病(Dieulafoy’s disease)又称Dieulafoy病变(Dieulafoy’s lesion),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近端胃最多见。
甲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A,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肝大及肝功异常,病初常有发热,临床经过常呈自限性,绝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可恢复正常。
同科室疾病 肝大 粪类圆线虫病 发芽马铃薯中毒 儿童胰腺功能不全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综合征
输入袢综合征(Afferent Loop Syndrome)系指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结肠前吻合术后,因输入袢发生梗阻引起胆汁或胰液的淤滞。有急性、慢性梗阻两种类型,前者多为完全性梗阻,后者为可复性、部分梗阻。
同科室疾病 肝纤维化 肝硬化男性性功能减弱综合征 腹卒中综合征 腹膜后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