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查疾病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当窦房结或心房内的激动,不能按时传到房室交接区,其间歇超过交接区组织内潜在起搏点的自律周期的时限时,此潜在起搏点即发放冲动,由此引起的一次异位心搏,称为交接区性逸搏(junctional escape)。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交接区性逸搏即构成交接区性逸搏心律(junctional escape rhythm)。

  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又称房室交接区过早搏动(A-V junction premature beats,JPBs),简称交接区性早搏或交接性早搏等。是指在窦性激动尚未发出之前,房室交接区提前发生的一次激动。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automatic atrial tachycardia,AAT)是指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强度中度增高触发机制所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ntra atrial reentrant tachycardia,IART)亦称期前收缩型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inoatrial reentry tachycardia,SART)亦称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inus nodis reentrant tachycardia,SNRT),是指折返激动发生在窦房结内及其毗邻的心房组织之间,特别是窦房结有病变的患者。

  左房心律(left atrial rhythms,LAR)是1963年Mirowski首先提出的一种规律的、心率正常,异位节律点位于左心房的心律。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心律失常。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chronic automatic atrial tachycardia,CAAT)亦称慢性房性心动过速(chronic atrial tachycardia,CAT)、持久性房性心动过速或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incessant atrial tachycardi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动过速。

  当窦房结受抑制的因素消失,则又可出现窦性心律,房性逸搏消失。所以房性逸搏是一种生理性代偿机制。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逸搏即构成房性逸搏心律(atrial escape rhythm)。

  主动脉瓣下狭窄病例,主动脉瓣大多正常,呈三瓣叶型。有的病例瓣叶稍增厚,或并有轻度关闭不全。少数病人可兼有双瓣型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心肌呈现高度向心性肥厚。心内膜下血供不足可引致心肌纤维化。 有时心室间隔心肌肥厚程度较左心室后壁更为显着,易与阻塞性肥厚性心肌病相混淆。主动脉瓣下纤维狭窄约有1/3病例伴有其它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常见者有心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弓中断、动脉导管未闭、法乐四联症、心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或右心室流道狭窄等。

  窦室传导(sino-ventricular conduction),又名窦室节律(sino-ventricular rhythm)、弥漫性完全性心房肌传导阻滞、高钾性弥漫性完全性心房肌传导阻滞合并高度室内阻滞。